1.1 一次凝露
一般风机盘管机组都带有凝结水盘。盘管表冷器所冷凝下的水应该都落在水盘中,然后由水盘的排水口汇集到冷凝水管道中集中排走。但在实际中,冷凝水因为多种原因外滴:
1.1.1
凝结水盘较小
机组下的凝结水盘面积不能完全包含机组,表冷器所冷凝的水将滴到盘外。
另外,风机盘管与冷水管接管上的手动、电动阀门下边如果没有凝结水盘,阀柄、阀门连接处较易出现凝露水滴下。
1.1.2
冷水管、连接风管保温不好
当冷水管、连接风管的保温没有做好,保温材料同管道表面未贴紧,一旦同外界空气接触,管壁上会引起结露,泡湿保温棉,使得结露进一步恶化。当达到一定量时,凝露外滴,造成严重后果。
冷水管、连接风管保温棉厚度不够,会造成保温棉表面温度过低,形成结露。
1.1.3
凝结水管管路坡度不够
凝结水管管路坡度不合理,无法将冷凝水及时、顺利排出。造成凝结水在水盘中越积越多,最后满溢。
1.1.4
风管、水管支吊架形成冷桥
风管、水管的支吊架同风管、水管直接、间接接触,保温未处理好,造成支吊架表面温度较低,同空气接触,结露滴下。
1.1.5
风机盘管机组外壳结露
由于机组本身保温没有做好,造成机壳表面结露,如图1。国家标准规定保温层热阻不小于0.68m2·K/W,因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。
1.1.6
凝结水盘同表冷器的连接没有做隔热处理,螺钉没保温
由于表冷器的表面温度较低,凝结水盘和表冷器的连接如果不做相应
处理,形成冷桥,较易发生凝露外滴事故。
凝露问题的预防
针对一次结露问题,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结露:
凝结水盘面积应足够大,使得机组的凝结水均能滴到盘内。水盘长度应该加长,保证手动、电动阀门等接头处的凝结水能被水盘收集排走;
冷水管、连接风管的保温层应与管道贴实,以防空气进入。保温层的厚度要保证一定的热阻,以防保温棉表面温度过低,形成结露;
凝结水管道应有一定的坡度,以便凝结水的排放。为方便排水,冷凝水的排出管也可就近设立管排水,如接入卫生间地漏等;
风管、水管支吊架等较易形成“冷桥”的地方,也应该加保温,或者对支吊架做隔热处理,以防结露;
风机盘管机组应作内保温处理,以防机组外壳凝露;
凝结水盘同机组连接处应加垫做隔热处理,螺钉外表面也应加保温;
针对二次结露问题,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结露:
杜绝凝结水盘采用劣质保温材料,材料的密度、厚度、弹性均应满足一定要求,热阻应该达标;
凝结水盘边沿应该有一定倾斜度,向盘内倾斜,以便边沿结露能流到盘内。外边沿也应增加保温,以防凝露外挂、外滴;
在组装机组时,在保证机组水平的前提下,凝结水盘应向排水口有一定的倾斜度,在排水口附近,水盘稍微下凹,排水口应在凝结水盘的最低点,便于凝水排出;
凝水管的保温也应有一定厚度,保温材料要同管壁贴实,防止空气进入。